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廉政教育 > 廉政文化

廉吏故事 | 赵轨公清如水杯水奉饯

时间:2024-03-05 09:57:05   作者:   来源:云南法制报纪检监察周刊    点击:0


赵轨(生卒年月不详),字玄轨,河南洛阳人。隋朝时期循吏,后魏廷尉卿赵肃的儿子。北周时曾任卫州治中,隋朝建立后历任齐州别驾、原州总管司马、硖州刺史、寿州总管长史等职。因为官清正廉明、为民谋利著称于世。

廉慎自居家风传承

赵轨的父亲赵肃,字庆雍,河南洛阳人,世居河西。正光五年,担任河南(郦道元)主簿,精明强干,为官清廉。

及沮渠氏灭,曾祖武始归于魏,赐爵金城侯。当沮渠氏被灭时,他曾祖父赵武才归附于魏,被赐予金城侯爵位。

赵肃的操守品行早就很突出,在当时很有名气。大统三年,独孤信率军柬讨,赵肃率领宗族做其向导。授予司州治中,转任别驾,监督粮储,一箪一食精打细算,节俭开支用度,保证了军队供应,军用不匮。周文帝闻之,谓人曰:“赵肃可谓洛阳主人也。”

十三年,赵肃为廷尉少卿。第二年元日,将举行朝礼。太祖命赵肃自选封号。赵肃说:“河清是天下太平的兆应,愿以此为名号。”于是太祖封赵肃为清河县子,食邑三百户。

赵肃长期担任司法官,执心平允,凡所处断,咸得其情,执法公正,凡是判决处理之事,都合情合理。廉慎自居,不营产业,时人以此称之,奉行廉洁谨慎,不经营私人产业,当时人因此而称赞他。

赵轨受父亲影响,年少好学,行为检点,注重自身的品行修养,修身自励,生活俭朴。周蔡王请他做记室,他凭借清苦闻名。赵轨体恤百姓,爱民如子,以清正廉明、为民谋利而著称,深受百姓爱戴。赵轨到京都任职后,有一次,他外调赴任,夜间出行,途中随行的马匹脱缰冲入农田踩毁了百姓庄稼。赵轨下令停止前进,留在原地一直等到天亮,寻访到农田主人,赔偿了损失才继续赶路。原州的百姓和官吏听说这件事后非常感动,表示要以其为榜样养成良好操行,改变不良操守。

言传身教拾葚还邻

赵轨在齐州任别驾时,其东邻有桑,葚落其家。赵轨的院子旁有一棵大桑树,枝繁叶茂,有一部分树枝越墙而过,伸到他的院中。

每年桑葚成熟时,有一些桑葚会落到他的院子中。赵轨不贪小便宜,而是借此言传身教,教育引导后人。他派遣下人将桑葚全部拾起还给它的主人,并戒其诸子曰:“吾非以此求名,意者非机杼物,不愿侵人。汝等宜以为戒。”告诫儿子说:“我这样做,并不是刻意追求好名声,只是觉得这些东西并非我们的劳动成果,我们不能侵害别人的利益。否则,心中有愧。你们以后也要引以为戒。”

不仅如此,赵轨还以此事婉拒投机者的“好意”。有一年秋天,赵轨的老朋友得知赵轨习惯深夜读书,在读书的时候喜欢点沉香熏屋,清醒头脑。于是就给赵轨送去一斤沉香。赵轨用拾葚还邻教子的故事委婉地拒绝了“沉香”厚礼。他说:“我家东邻桑树上的桑葚熟了,又大又红,落在我家院子里,满地都是。我赶紧叫家人把桑葚捡起来送还邻居。从而教育儿子我绝不是借此谋求虚名,只想我们不能侵害别人的利益,否则心中有愧。你们一定要以此为戒。”他的老朋友听了后羞愧不已,将沉香带回。

清廉如水杯水奉饯

在州考绩连最,持节使者郃阳公梁子恭上状,文帝赐以米帛甚优,令入朝。赵轨在齐州为官的4年时间中,政绩卓著为官清廉,受到隋文帝的赏识和嘉奖,调入京城任职。

在这4年中,他为齐州百姓做了大量好事实事,使他们得以安居乐业,而自己则廉洁自律,不谋私利,始终保持清廉的节操。

赵轨启程离开齐州时,百姓均不舍,父老将送者,各挥泣涕。父老乡亲不舍赵轨离开,纷纷赶来含泪送别。一位老者捧着一碗清水,含着泪激动地说:“别驾在官,水火不与百姓交,是以不敢以杯酒相送。公清如水,请酌一杯水奉饯。”别驾为官多年,勤政为民,对百姓一无所取,所以你今天要走了我们也不敢拿米酒来为你送行。你为官清廉,如同清水一样,今天就让我们献上一碗清水为你送行。赵轨听后十分感动,接过清水一饮而尽。齐州百姓伏于道旁,挥泪相送。

赵轨“清水别驾”的美名传诵至今,百姓用一碗清水作为送行的最高礼节,是对赵轨为官清廉之品行的最高评价。

数年以后,赵轨升迁为硖州刺史,抚慰百姓,安抚少数民族,对百姓恩惠有加,不久转任寿州总管长史。芍陂原有五门堰坝,多年荒废,没有修整,赵轨见状就劝勉百姓和官吏增开三十六门,灌溉田地五千多顷,百姓因此解决了生活和生产的大问题,对他十分感激。

赵轨一生洁身自好,廉洁履职,不以权谋私,不贪污受贿。勤俭自勉,以清苦闻,更留下了“清廉如水”的千古佳话,为后人所景仰。

通讯员 王焱




返回首页网站地图 网站统计:

  

中国共产党临沧市临翔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 丨  临沧市临翔区监察委员会 

备案号:滇ICP备14002937号   网安备 53090202000055号 软件开发:临沧云创科技有限公司